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Simon Hui

精妙的結構—中銀大廈

Updated: Jul 11, 2021










肩負了使命的大廈



中銀大廈的位置原是美利樓,該幅土地雖然是位于中環的邊緣,但由於是三邊被路包圍而且可發展的建築面積很低,因此美利樓空置多年後,這塊土地一直無人問津,而美利樓亦曾是日軍在二戰時為日本憲兵部辦事處」及「日本軍事統師部」,這裡還設有很多囚犯室及刑場,所以美利樓一直出現鬧鬼的傳聞。 直至1983年,中銀決定進軍香港市場,並需要在香港金融區建立新的總部,而當時中環就只有這塊地皮是合付中銀的需要和預算。作為國家企業之一的中銀,當進軍香港市場時除了是商業決定之外,當然還有政治考慮。當中英談判完成後,香港決定回歸,但普遍市民都對中央政府有一點負面的感覺,對未來帶有一點恐懼。


因此,中央政府希望藉著中銀的來臨,為中央帶來多一點正面的感覺並且希望這大廈是100%由中國人負責,目的是希望證明給世人,中國人是可以不靠英國人的幫助,同樣可做出大事。因此貝聿銘便是當然的選擇,但貝聿銘不是即時願意接受這任命。


因為,貝聿銘的父親貝祖怡是中銀的創辦人之一,是中銀的第一任香港分行總經理,但當時的中銀是由國民黨創立的,而貝祖怡亦是國民黨成員,所以幫你父親的敵人畫則有一點於理不合。


另外,經過北京香山飯店一役之後,貝聿銘都被當年中共的工程管理質素而嚇怕。之後,中共一方派出說客親到美國進行遊說,而貝聿銘的唐妹林貝聿嘉亦有暗中促成合作,三顧草盧之法的確有效。再者,曾在美國工作多年的香港建築師—Sherman Kung亦願意參與管理這項目,再加上香港其他的工程師和管理隊伍都達到世界一級的水平,而中方亦同意貝聿銘的要求讓曾與他合作多年的美國工程師負責結構設計,所以貝聿銘連最後的顧慮都解決了,這項目便這樣開始。



香港第一高樓的開始


中方給予貝聿銘的要求就只有兩個,把這大廈設計成一座地標性的建築,最好是全香港最高的大廈,但至要比鄰近的HSBC總行高出很多,不過建築成本控制在10億元之內。。


面對這樣的要求,以10億元來發展這項目其實相當少,但最大的問題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建築面積的問題。因為這土地是四面都有道路,在建築法例下屬Class C的地盤,即是地盤四面都需要有至少4.5m闊的行人路,這樣便把每層的發展面積壓細了不少。再加上這地盤的地積比很低,的總可建面積不多和可建層數亦不多,因此儘管當時航空線而放寬了樓宇的高度,但要達至中方的要求其實不易。


貝聿銘的做法很簡單,就是減少整座大廈的佔地面積,然後分階段減少每層的樓面面積,並把大廈的層數加至70層,這樣便能在有限的建築面積內建築當時香港的第一高樓。所以你會發現中銀大廈1-17樓的面積是100%的大廈面積,18-30樓的面積是75%的佔地大廈面積,31-43樓的面積是50%的佔地大廈面積,44-70樓的面積是25%的佔地大廈面積。


不過,這樣規劃的最大壞處就是每層的實用面積被大幅壓少了,但樓梯和電梯都要維持一定的數量,因而令每層(特別是高層)的實用率和銷售面積被拖得很低。這樣的發展模式可以說是完全違反了香港常見的發展模式,價值高的樓層(高層)面積小、低價值的樓層(低層)面積大,而且實用率很低,但是貝聿銘解釋的是如果不把這大廈依高空發展的模式處考慮的話,這大廈只會是一座又矮、又沒有海景、又不起眼的商廈,所以價值不會太高。


事實證明,中銀大廈因為新地標建築和美麗的高層海景關系而大幅提高了它的租金的價值,這亦彌補了本身低實用率的缺點,相信亦只有貝聿銘這樣級數的建築師,才能難說服業主接受這樣的設計方針。


(註: 中銀大廈樓高315m,在1989-1992年為全香港及亞州最高的大廈,直至1992年由中環廣場取代全港第一高樓的美譽現為全港第四高的大廈。)


低成本高效益的結構

至於結構和規劃都是同出一個理念,整個中銀的空間成正方形,跟著對角等分成4個三角形,然後逐個三角形拉高至某一個層數,這樣便將大廈進一步拉高至70多層。所以中銀大廈的最高部份成三角形,第二最高部份是半個正方形,第三部份是三個三角形,最低部份是正方形。

結構精妙之處就是使用垂直的框架結構(Truss)作為主結構,而放棄普遍使用柱和樑作為結構。整座大廈只有4條大柱(最高層的部份則只有3條大柱),各大柱之間便是巨型的斜柱,這亦是外牆上所見成三角形的鋼柱,由於整個結構有這樣的斜柱令各大柱變得穩定,其他的結構組件亦因此而減少,室內的空間亦不需要任何的柱來作輔助支撐。最重要是由於用鋼鐵量比正常情況減少了30%,亦同樣減少數百個接合點,因此儘管大廈高至70層,但建築成本能控制在10億之內。


如果相比鄰近的HSBC總行,中銀做價只是10億,而HSBC是52億(這價錢還未包含通貨澎漲的因素),但中銀的建築面積接近是HSBC的2倍,所以若以每呎做價來算HSBC是中銀的10倍。


因此中銀的高層對貝聿銘的設計非常滿意,他們只用了HSBC總行10分之1的價錢,便做了全香港第一高樓,並且讓他們能夠在70層高的宴會廳低看只有42層高的HSBC,無論在氣派上、心理上都贏了英式企業一仗,這不單充份滿足了中銀高層心中的意願,亦更顯得他們精打細算。


一切從三角形開始


中國人一向對三尖八角的東西感到有一些忌諱,但是貝聿銘精妙地利用不同的三角形而組成的結構,無論在平面和外面上都是由三角形組成,不同高度的組合令中銀的外型看似成一顆亮晶晶的鑽石,並且大廈東、南、西、北四面的外形都因此而變得不同。


全座大樓的最大特色的空間當然是70樓的宴會廳—七重廳,因為客人可以在三角形的斜面玻璃屋頂之下同時遠觀維多利亞港之外,並同時感受到天人合一的空間,這亦是貝聿銘常用的手法。這樣天人合一的空間同時在43樓的暸望台和17樓的高級職員餐廳都有出現,因為這處都是各三角形平面節節拉升而出現的轉節空間。


不過,這樣外型不是沒有缺點,一般大廈只需在天台安裝吊船,但中銀大廈為了有效地清潔需要在18樓、31樓、44樓和69樓處安放機房和吊船,雖然這些層數可用作為逃生層,但亦無疑地減少了大廈的銷售的空間。


在17層處亦設有一個天窗,讓陽光傳到3樓的營業廳,令氣氛更加溫和。而且由於中銀大廈三面都被環路包圍,所以升高了的營業廳除了讓景觀變得優美之外,還可讓營業廳有更多的陽光。另外,因為中銀大廈收細了它無層的面積,令四周的街道會變得特別寬闊,甚至可以在左右兩邊各放一個很大的水池,這些水池和旁邊的一道厚厚石牆,都是用作阻隔四周汽車的噪音,並美化主入口一帶的空間。



壞風水的建築?


講起中銀和風水的關系,就真是很多東西可以講。大廈兩側的大水池除了有美化的功能之外,在風水學上還視作為「擋煞」的作用,因為大廈三面被高架路包圍,而且非常接近,可謂「明堂淺窄」而且「明堂受困」,難以舒展,所以需用高高的石牆來擋一擋。


不過,有風水師形容左、右兩邊的水池需要流動,但不會合又不過明堂,名為沖脅水,則主其後人退官退職,犯牢獄之災及破財損丁,再如上大廈的高層平面是三角形的,並非四平八穩,所以中銀高層不時有人退官失職或犯刑受罰。其實這個水池原先設計是從大廈的南面正門流至北面的後門,但是這是漏財的格局,所以才一分為二,但是始終保留了南門對正北門的格局,這亦引來風水師的批評這是「穿心煞」,屬風水大忌。


至於最大的爭議點就是中銀大廈的外型,中銀大廈三尖八角,再加上各條大柱蓋上了灰色的鋁板,從遠處看確像一把巨刀一樣。另外,低層的4條大柱之間每面是有2個X型的斜柱,用作穩定結構,但確實又看似大交义一樣,再加上港府在2003年開始每晚都舉行「幻彩詠香港」,斜柱上閃爍的燈光就確實有如「光煞」一樣。



當大廈落成後,中銀的其中一個銀色尖角對正港督府,就有如尖刀對正港督,之後當時的港督—尤德爵士不久便過身了,他亦是唯一一個港督在位時過身的。之後的衛奕信港督、彭定康港督雖然都有作一點風水的處理但因為金克木的關系,(腳屬木)彭督受腳傷,而衛督因命格屬木(金剋木),所以行山時受傷,需開刀作手術。之後的董特首亦因風水的關系拒絕遷入禮賓府,直至曾特首在禮賓府加入鯉魚池和6顆楊柳樹才願意遷入,因為金生水、水生木,所以風水情況才有改善。總之因為中銀的出現就直接地改變了附近幾座大廈的設計,當中包括HSBC、長江和Citibank等,在之後的章節有詳細的描述。



中銀大廈其實不是沒有考慮風水的元素,中銀大廈是依山而建,即是依山而建其地氣是受到後面之山脈輸送的,所以它雖然把大門及上落車都改在向山的南面,大廈南方大門入口左右兩傍也各建有一個水池用來養殖錦鯉,以方位計一個在申庚山,另一個在辰巽山,申庚方的水池對大廈十分有利主能增加大廈的財富。



無論如何,貝聿銘確實在有限的空間和資源之內滿足到中銀的要求,並且巧妙地利用不同三角形綜橫交錯地組合出東、南、西、北不同的外立面,亦成為維港景色的主體。因此中銀大廈屢獲香港和國際建築設計大獎的殊榮,包括﹕2002年香港建築環境評估“優秀”評級獎項、1999年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十大最佳建築、1992年大理石建築獎(Marble Architectural Award)、1991年AIA Reynolds Memorial Award、1989年傑出工程大獎(Award for Engineering Excellence, ACEC)、1989年傑出工程獎狀(Certificate of Engineering Excellence, NYACE)等,建築師貝聿銘先生也於二○○三年十月十日獲得美國頒授終身設計成就大獎。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