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Simon Hui

環保家居DIY(通風篇)





我講過4年來開不過20天泠氣, 今日為大家開估.

首先希望大家知道一座大廈的散熱程度是:

屋頂佔10%

牆身佔25%

地板佔25%

窗佔25%

自然通風佔30%

但這是外國家居的情況, 但香港的高樓大廈由於地板其實是別人的屋頂, 所以香港的建築物主要的失溫是來自然通風和窗口, 因此增加自然通風便有效提高大廈的失溫.

另外, 香港的夏天是吹西南季候風, 冬天是吹東北季候風.所以, 香港很難可以食西北風,至於太陽的陽光是從南方直射而來的, 在南半球陽光是從北方射來的.

我當時美孚的單位是向正東, 但向內園, 所以沒有季候風直吹至我屋內. 在夏天時, 我不用把窗簾關上, 因為陽光不會直射入我的家中. 每天晚上放工後, 我會把全屋的窗全和門打開, 讓空氣自然流動. 如果在炎熱的夏天更會把大門打開, 只關鐵閘,讓空氣更加自然通風,這樣便有效地把室內的熱量帶走.

在夏天時, 我盡量坐在地下而甚少坐在皮梳化上, 讓身上的溫度進一步減少.到晚上睡覺, 便關上大門並只用風扇乘涼. 因為人體會感到熱的原因除了是四周溫度過高之外, 便是濕度的關系. 人體的皮膚都會呼吸, 所以當四周的濕度高時便會讓人感到不自然, 其實泠氣機除了是降溫的功能之外便是抽濕的功能. 所以, 當人體四周的濕度被風扇帶走/減少之後, 人便自然感到涼快, 而我亦只是穿短褲睡覺, 進一步減少身體的濕度.

所以,當大家用泠氣時請千萬要配用風扇, 保證效果更佳而且可以減少用泠氣的時間和強度.

除了普通的自然通風之外, 還有什麼辦法呢? 之後會講一個通風的現象- Stack effect.

Stack effect


Stack effect簡單來說是當熱空氣向上升, 而泠空氣會沿四周的窗口進入, 從而形成對流的現象. 如果大廈的首層是沒有什麼建設只有結構牆的話, 這便更有效形成Stack effect, 而且亦避免大部份地面的熱量傳至大廈, 更進一步避免大廈受熱.

講到這裡大家可能會覺得Stack effect的建築大奢侈, 亦懷疑香港會否有Stack effect的建築? 答案是有的而且建了很多年, 這就是華富村 / 何文田村.


華富村 / 何文田村都是香港第一位華人房屋師 - 廖本懷先生的傑作, 廖本懷先生是香港大學建築系第一屆的畢業生, 所以華富村 / 何文田村都是100% Made in Hong Kong.

華富村 / 何文田村中央的天井, 便是用於採光和Stack effect之用, 而首層的空間盡量加建任何設施, 盡量減少大廈的受熱程度, 亦直接增加Stack effect. 因此, 當地的居民是只需打開大門和窗便會可以乘涼, 但近年由於房屋署在首層加建了不少地區設施和管理處, 所以Stack effect的作用已經減少了. 關於華富村的情況我絕對可以肯定, 因為我現在還有很多親戚在華富村居住.

大家不要忘記華富村/ 何文田村都是低成本的公共房屋, 環保建築要很多錢嗎? 環保建築很難做到嗎? 廖本懷先生40年前己經做到了, 各位同業包括我都需要重新思考這問題.

“建築師的工作絕對影響人類的生活” 這是香港名建築師 – Rocco Yim在2003年香港電台的訪問中所說的.

另外關於Stack effect 的建築亦可以參觀, 與文化結合的環保建築 – JM Tjibaou culture centre


最不環保的建築物 -玻璃幕牆大廈, 在 環保家居DIY(溫度篇)時, 開始讓大家簡單解釋過玻璃幕牆的因素, 今日再加補充, 雖然今次可能講得很深但希望大家慢慢了解一下, 如果大家是第一次看這系列的話, 請先重看溫度篇否則很難明白以下的內容.

當建築師挑選玻璃時會考慮3個因素:

U-value (隔熱度) – thermal resistance

Shading co- efficient (隔光度) - 阻隔陽光的程度

Light reflection (反光度) - 反射陽光的程度

這些標淮代表什麼呢? 當一塊玻璃愈反光的話, 自然隔光度愈強, U-value通常都會比較高.

但是如果室內陽光太少的話, 便會需要更多的電燈來照明, 亦自然會產生更多的熱量, 而太陽光的熱量亦會反射至其他大廈, 對其他大廈做成光污染, 所以反光玻璃幕牆是非常不環保.

為了解決這問題, 近年出現了雙層玻璃, 而且開始流行使用Low–e glass.

以10+ 12+10的雙層玻璃作為標淮的話, Low–e glass可以做到的U-value ~ 2.5K·m²/W , SC ~ 0.4, Light reflection ~ 20%.

這些數字又代表什麼呢?

這代表的Low–e glass的隔熱度高, 而且40% 的陽光的熱量會被隔去, 但只會反射20%陽光, 80%可以射進室內. 這便代表室內的空間可以有足夠的陽光照明, 而不會有陽光的熱量, Low–e glass便將光和熱分隔了.

機電工程師便根據玻璃幕牆的受熱程度、空間的大少、人數的多少、電腦的數目等因素來計算泠氣量 (Cooling load). 很多行家都以為建築可以做的便是選用低 U- value的玻璃幕牆, 便是建築師的極限, 實況並非如此.


Openable window(可開啟的窗戶)

首先, 大家以為玻璃幕牆是固定的不能開啟, 但其實根據消防法律, 大約每10個玻璃幕牆的窗戶都要有1個可以開啟的窗戶, 目的是在火災時讓逃生者可以開啟窗戶, 讓濃煙散出, 並且讓新鮮空氣入內, 增加生存的機會.

但大家肯定會懷疑我的說話, 因為當大家明天回到公司時不會發現窗戶的手柄. 答案是這些手柄都被管理公司在消防署驗樓後拿走, 因為管理公司擔心人客會隨意打開窗戶, 所以在有需要時才加回手柄. 這一點我雖然不肯定是犯法, 但相信是與原有的消防法律精神有所遺背. 因為 10mm厚的鋼化玻璃是應該不能用人手打破, 除非使用特別的鋼斧, 特別的鋼斧就是泠氣巴士玻璃窗旁的小型鋼斧. 各位行家有沒有明確的答案?

管理公司不希望人客隨意打開玻璃幕牆的窗戶, 相信有數個原因:

1) 高空擲物

2) 破壞窗戶, 因為雙層玻璃的大窗戶是很重的, 一般的女孩子未必可以打開.

3) 大廈外觀可能很奇怪

4) 會令室內的泠氣流失

到底是那一個原因為重要的因素, 我就不得而知, 總之我之前在香港工作時, 曾經見過我德國藉的上司大力鼓勵發展商在玻璃幕牆是加上一個小的Openable window, 令室內的空氣可以自然對流, 從而減少使用的泠氣, 但發展商相信香港人是被寵壞了, 為求貪方便只會24小時開泠氣, 而否決了他的設計.

其實香港的冬天不太泠, 每年總會有數個月是不用泠/暖氣, 只需提供新鮮空氣便足夠了, 因此如果玻璃幕牆不是全部密封的話, 應該可以大量減少對Cooling load 的需求.

不過香港的商業大廈都是中央泠氣, 所以除非是一層都是單一大租戶, 否則很難每個房間都有空調開關的, 所以儘管某些房間是空置的, 但仍然有泠氣, 所以便做成香港辨公室的泠氣嚴重地浪費.



Double skin facade

上一篇提及過Stack effect, 但這樣的方法可否用在商業大廈之上? 其實是可以.

Double skin facade 簡單一點來說是在雙層玻璃之外再加第三層的玻璃, 兩者之間有500mm的空隙, 目的是讓陽光射進室內之前有多一層的空氣預先受熱, 讓熱空氣向上升, 而在外牆做成stack effect, 減少大廈的受熱. 冬天時亦由於多一層的空氣隔熱, 所以令大廈的保溫程度增加, 即是冬暖夏涼但建築成本自然大幅增加.

由於現在還是未有一個完全理想的低成本環保建築辨法, 所以這方面還是很值得各行家研究.

請問今次我是否講得太深呢? 請提出意見.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