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現代都市之始

Writer's picture: Simon HuiSimon Hui







敝專欄自開始以來都和大家討論未來都市的模式,但是大家又有沒有想過世界第一代的現代的城市是從那裡來呢? 人類從何時由小屋轉而居住在多層的公共房屋呢?


世界第一代的現代城市的概念是來自法國建築大師—Le Corbusier,他在1922年提出了驚人的構想—現代城市(Contemporary city):


1) 這城市可容納300萬人口。

2) 這個市區將會由汽車道路來連接各部份。

3) 城市中所有的建築都採用工業化的生產,房屋採用相同的模式來興建(reputation module),務求大量減少設計和施工時間和成本。

4) 採用高層高密度建築,放棄低密度的歐陸小屋模式,務求減少樓與樓之間的距離。

5) 大幅降低市中心的密度

6) 樓與樓之間大幅增加綠化和公共空間的用地

7) 自我提供足夠的就業和康設施的獨立城市


在2010年的今天聽來好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1922年巴黎的人口大約只有600萬,但當時巴黎全城汽車大約只有1000部,所以設計一個可以容納半個巴黎的人口,而以汽車為主要交通公具的城市簡直是天荒夜談。


1922年,當時的法國人完全是Le Corbusier 是一個瘋子,根本不明白自己在說什麼,而他的建議自然被否決而且批評得體完無膚。但是在20多年後,特別是二次大戰之後,人口出現急增的情況,即所謂「戰後嬰兒」,當時世界各國都急需要提供足夠房屋來解決人口,而且由於Ford的出現,他令汽車的製作成本大幅降至一般人都可以負擔的水平,汽車數量因此而急增。

最重要的是,由於人口不斷增多,如果以歐陸小屋的模式發展,都市需要不斷橫向性地發展,人類需要更多的時間由自己的家到達他們的目的地,而且因為汽車大幅增加的關係,現有的道路變得超出負荷。


所以,歐洲的很多城市都藉用Le Corbusier在1922年設計的現代都市來規劃自己的城市,特別是利用高密度的多層建築來減少房屋的佔地面積,這樣可以令更多的綠化空間和運動場得以興建。他的建議令世界出現了衛星城市,務求人類可以在一個獨立的小區之內工作、學習和生活,不用再每天往返市中心工作。


Le Corbusier 雖然未必在歐洲大陸上十分受歡迎,但在亞洲就完全成功,特別是在香港。


衛星城市


在1953年,香港的石峽尾發生了大火,一夜間產生了50,000名無家的難民,因此香港便第一次利用了Le Corbusier的模式來興建香港第一代的公共房屋—石峽尾村。但隨著香港人口不斷急升,到1970年代,香港人口已突破4,000,000,但還有20%人口是生活在臨時房屋、天台屋或木屋之中,因此香港政府便定下了影響深遠的房屋政策—「10年建屋計劃」。


當年的香港政府更大規模地利用Le Corbusier的「現代城市」來開發新的地區來建造新的公共屋村。計劃的目的是在離香港市中心約30km左右的沙田設立第一個500,000人居住的公共屋村,但是由於當時的交通配套還未發達,公共交通系統根本不能夠容納每日100,000人以上的人流。

因此港府便決定把沙田設定為「衛星城市」,「衛星城市」的定義是接近完全獨立的城市,在該區除房屋之外,還設有工作、娛樂、教育、醫療等設施,這樣便可以令大部份的居民都留在沙田區之內生活,而不用每天往返市中心處上班、上學。這不單可以減輕道路網絡上的壓力,還大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因為在當年從沙田開車至中環可能要達至3小時,如果居民每天要花上4-5小時在交通之上的話,就確實做成很多生活上的不便。


另外,在小區規劃上根據每5000個人口便安排一間學校、最多在10,000人口的小區便只有2間學校,這樣便無形中把每個小區網絡控制在10,000人口之內,令小孩可以在步行的距離之內上學,從而減少區內對汽車的需求。而且港府在之後的10年內,興建了「香港中文大學」,這樣便可以令該區的學童都可以在同一區域內完成基礎區大專程度的教育,而大學亦會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給予該區的勞動人口。


為了提供足夠的工作機會,港府以低廉的價錢吸引私人開發商到該區投資,陸陸續續地在該區興建大型商場、商廈、酒店、私人屋宛等設施,並和賽馬會合作在該區興建賽馬場,為該區帶來大量的商機。至於房屋方面,港府則完全採用Le Corbusier所建議的低成本、工業化生產的房屋,每層的公共房屋都是以高密度的模式來發展,每層大約有20-25個單位,單位分為一房和兩房的模式,面積大約為40sqm–50sqm左右,整個屋村內的所有戶型都大致一樣,可謂「倒模」的城市。但是正由於大部份房屋都是同一個戶型的關係,所以政府都把首2-3層的空間定為商場或停車場,然後在用平台來連接不同區分的住宅。這不單大幅地提供了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間,亦同時可讓居民只在平台之上便能到達別的小區,從而再進一步減少了對地面交通的壓力。


隨著人口再不斷增長,港府開發了沙田區附近的區域,作為二線的衛星城市如大埔、大圍、馬鞍山、上水等,這些城市都是以高密度、工業化的房屋理念來規劃,但都是以沙田作為核心。各二線城市則可能提供不同的工作機會,使城市之間在功能上互補不足。


同樣的理念在新加坡、日本、韓國都有大幅採用,直至今天Le Corbusier設計的概念城市仍是現今社會發展的主流模式。試問在1922年,一個建築師竟然可以有如此的遠見來規劃出未來人類的生活模式,簡直是天材中之天才。




45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