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講到香港的街道, 今日不如講一講香港活化建築的例子, 講到活化建築的經典例子便一定需要講荃彎的三棟屋博物館, 三棟屋博物館是陳氏家族在乾隆年間開始興建, 之後經過多次的重建和加建, 但圍村仍然保留這個中軸線,兩邊設有前中後三個廳堂,每個廳堂的主樑稱為「棟」,所以稱為「三棟屋」。
在1981年, 由於港府開始發展荃彎時無意地發現了三棟屋,並因其圍村特色和珍貴的歷史遺跡,在1981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而當時港大建築系教授、現任建築界立法會議員- 劉秀成教授倡議將這一條典型的客家圍村,重修為民族博物館後,在1987年供公眾人士參觀。
海防博物館
另外, 一個很優秀的例子就是筲箕灣的海防博物館, 博物館原是具百年歷史的舊鯉魚門炮台。 由於鯉魚門地區控制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位居軍事要衝, 所以英軍早於1844年便在水道南岸的西灣地區修築兵營但闢作士兵營房、彈藥庫、炮彈裝配室及煤倉等設施就在1885年才興建。
這座炮台在1941年12月8日,日軍入侵香港時曾發揮重要的作用, 英軍曾多次阻止日軍從對岸的魔鬼山渡海登陸。但由於雙方實力懸殊,炮台最後於12月19日被攻陷。戰後,炮台已失去防衛作用,但仍被英軍用作訓練基地,至1987年始全部撤走.
這座香港二次大戰的活教室在1993年被建築處重新發展成海防博物館, 現在的中央展廳就是在當年的堡壘中央的露天廣場上加一個Tensile fabric 屋頂, 其他的展廳就是當年的士兵營房或彈藥庫。 所以, 整座大樓都因為新的功能便得而保留。
另一個更深入民心的例子就是彎仔的和昌大押, 和昌大押就是典型的廣州式騎樓唐樓, 這座大廈由大押商羅氏家族在1966年購入,但這座建築物已在莊士敦道66號已有逾百年歷史的。
這種樓下地鋪、 樓上住宅的唐樓乃是十九世紀在中國南方城鎮甚為常見的建築模式, 連同和昌大押的四座唐樓一同在2004年左右被重建, 現在已改為高級餐廳. 由於唐樓的結構還是良好所以只需加入洗手間便可, 因為這幾座唐樓都是用馬桶需要找人倒夜香.
講到彎仔就必須要講彎仔街市和中環街市都是Bauhaus的建築風格, 遲一點我會嘗試詳講Bauhaus的建築風格。 彎仔街市原是屬於彎仔太源街的重建項目之一, 第一期的重建項目便已經發展為尚墝峰。 但由於民間很多團體的抗爭所以有關計劃就暫時停止, 但如果萬一取消有關計劃的話, 市建局便需要向發展商賠償有關的損失, 金額是數以千萬元來計算。
接連講了四座香港的舊的建築, 大家可能會問究竟我想講什麼呢?
為何大家都對摩天大廈覺得反感? 對一些舊有建築情有獨鐘? 是否古代的建築師比現在的建築工師出色呢? 所以, 大家就反對有關的發展計劃?
首先, 我認為舊的建築不是比新建築出色, 現實地講這些舊建築根本不能再延續它們現代功能上的需求, 就算有洗手間和空調, 你會否願意住在三棟屋? 或和昌大押般的唐樓?
這些建築為何會給人一些特別的印象就是因為建築的比例是比較接近黃金比, 我早前就曾經詳細講過黃金比的系數, 在此不作重覆。
就是因為這些建築是比較合乎黃金比的關系, 所以比較適合人類眼球的角度,於是就更容易在大家的心中記錄下來, 相反現代的摩天大廈根本就超出人類視線角度的範圍, 所以在感覺上與人的關系比較疏離。
另一點當然是情感的問題, 彎仔街市的高樓底, 自然通風的設計都仍然能夠滿足現代的功能上的要求, 但現實的是究竟有多少現代人會選擇在街市購物而不在超市呢? 現代人的生活模式是不斷在改變, 對空間的要求亦不斷在改, 舊有的建築同樣需要與時並進, 不過人類始終會懷念昔日的時光, 這亦可以說是第五度空間。
三度空間就是長、闊、高(X,Y,Z), 根據相對論來說, 第四度空間就是時間. 有些人說第五度空間就可以說是人類的情感和記憶。
都市發展並不是一種罪行, 摩天大廈的出現並不是一種錯誤. 建築物是需要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配合功能上的需求, 大家需要知道建築是包括商業層面的原素, 如果物業發展得不到回報的話, 就不會吸引人來投資。 如果只是用純情感的角度來討論保育計劃就未免過於主觀, 社會的土地都是公共的資源, 如果只為保留而保留的話, 就很可能浪費社會的資源來保留一些大型垃圾。
舊有的建築不是不作保育, 而是如何為舊建築帶來新的使命, 因此這個系列是名為活化建築而不是保育建築。 所以對我個人而言, 我是非常喜歡海防博物館和和昌大押的新面貌, 三棟屋不是不喜歡,只是展品而言欠一點吸引力。
至於網友問我關於彎仔街市的看法, 我認為是現在的大廈的結構是很良好, 可以重新的找一個新的用途, 一些小型商場或大型食肆應該是可以考慮, 但到底大家會否願意用數以千萬元來作為這樣的代價?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