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Simon Hui

旋轉的動物園 – London Zoo 企鵝館



一連介紹了幾座博物館,今天便轉一轉口味為大家介紹動物園—London Zoo。在英國倫敦的London Zoo中最有名當然是爬蟲類展館,因為這是電影Harry porter第一集的拍攝現場,這處是Harry porter把他表哥變入蛇館並與大蛇談話的地方。


不過,在London zoo之內還有一座很特別的展館—企鵝館,這企鵝館在建築界中不單比爬蟲類展館為高,而且是每一個建築學生必讀的建築,名氣絕不簡單。


一般的動物園內的建築都是用鐵籠把人和動物分開,這不單為了保護參觀者的安全之外亦同樣要確保動物的安全。而且很多旅客都會嘗試向動物餵飼食物,這可能給予不合適的食物給予動物,而動物身上的細菌亦未必適易與人有太親密的接觸,所以一般的做法都是盡量把人和動物分開。


雖然觀眾在視覺上是可以觀看動物,但是這樣不是一個很舒適的環境來欣賞動物,始終多了一種隔膜,不過在London zoo的企鵝館就有很不同的處理手法。


俄藉建築師—Berthold Lubetkin在1936年時,作了一個大膽的嘗試,希望遊客可以無障礙地觀看企鵝的生活,但同時亦能做成遊客和動物的分格。於是,他便決定把企鵝池放在離地面低3m左右的位置,這樣便可以分開人和動物,而觀眾可以無障礙地欣賞企鵝,並可以從高角度地全方位觀看企鵝的生活,一舉兩得。


整個企鵝池最特別的一點是在於它有兩條旋轉的滑梯,其中一條是有連接靠外牆的樓梯,這樣企鵝便可以緩緩地步上樓梯再沿滑梯步入水池。我相信建築師的願意是希望企鵝可以從滑梯的頂部滑至低部,但是大部份的企鵝都會緩緩步至水池的中央,然後跳入水池之中。雖然企鵝沒有沿滑梯滑下,但是這樣的設計的確可以讓觀眾從多角度觀看企鵝的生活,而企鵝亦多了一個玩樂的方式,無形中增加觀賞的價值。因為大部份的動物館都只是把展館盡量模仿動物原來的生活空間,在視覺上只有單一角度,沒有任何驚喜,但這企鵝池就利用這條滑梯一方面增加企鵝的生活空間,亦增加了觀賞的角度。


這設計在建築界是相當有名的,因為這兩條螺旋的滑梯再配合橢圓形的池身形成一個很強的視覺效果,而且這兩條滑梯是沒有任何支持點,完全靠自身的混凝土來支持,簡潔而且漂亮。這樣的設計雖然未算得上是混凝土技術上的大突破,但在當年已相當轟動。


在多年後的今天,這企鵝池雖然看起來有一點殘舊,但是這樣的空間設計仍然適合現代功能上的需要,亦特顯了外形上的特點,真的可以說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難怪英國建築大師Norman foster在設計Great London authority螺旋樓梯時都是從這處拿到靈感。


順帶一提,由於這企鵝池是露天的關係,所以在天氣太熱的時候,企鵝可能改在另一地方處居住,因此參觀前請先查閱London zoo的網頁。


Kommentare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