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Simon Hui

心未灰、意未冷





《建築遊記》是從這裡開始

今晚香港的氣溫突然下降,突然令我回想到昔日在英國的生活,當年在英國依著電爐旁邊,一邊看書,一邊寫blog的日子。不經不覺,《建築遊記》自2008年開始至今,已經5年多了。雖然近年我專注在《築覺》和《築覺2》的工作,但是從來都沒有忘本。

小弟有幸由一個網絡作家或網上瘋子,逐漸成為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作家,能夠有幸地踏上「香港書展」這個舞台,確實要感激各位網上朋友的支持。如果沒有你們一直的支持和意見,《建築遊記》確實很難寫下去。

其實每當自己翻看世界各地的《建築遊記》時確實有一份內疚感,因為自己確實荒廢了這樣的一個平台很長的日子,但是籌備《築覺》和《築覺2》的工作量著實不少,而且要滿足到三聯的要求亦不簡單。

再者,自從小女出生後,自己亦是要負起照顧小孩的責任,所以寫blog這一環的工作確實放至很後的位置。當我知道香港Yahoo, 台灣Yahoo, 無名小站同時結束營運之時,我都曾想過是否把《建築遊記》同時結束,亦或者由得其它國家的《建築遊記》自生自滅,自己則專注在出版社的寫作工作罷了。

不過細心一想,如果放棄了寫blog這個平台,便等如放棄和大家溝通的機會。寫書當然是很樂趣無窮,因為無論編採、審稿、排版等工作都有專人指導,一切事情都會井井有條地進行。寫blog的質量雖然未及寫書般講究,但是blog所帶來的互動是書本不能夠提供。坦白說,過往5年有不少人在blog上批評、挑戰,甚至臭罵小弟,但這一切都是難能可貴的經驗。

最令人費解的指罵是在「曲線教育—甲子園」的一篇,文中我簡述了甲子園球場與日本教育系統的關系,但有網友認為我「媚外」、「崇日」,甚至「漢奸」,這些事情可能無理,現在回望都只是一笑至之。

不過,講到底《建築遊記》確實為我帶來很多機遇,不過最大的得著是讓我可以重拾對「建築」學習的心,現實的工作中難免把金錢、政治、人事關系混入建築之中,而這些東西雖然煩厭,但又總不能逃避的事情。

長久下去,人總會慢慢地迷失,對建築的熱情總會慢慢地冷卻,而《建築遊記》出現的一刻確實是我最迷失的一刻,感激生命上遇到《建築遊記》、亦感激地遇到大家,重拾這一顆赤子之心比起其它事情更為重要。

家慈其實經常擔心我「愛出風頭」而闖禍,其實這一切電視、電台、報紙的訪問對我來說都只是一個「機遇」,可以把握的事情便盡量把握。電車遊、商場遊對我來說,都只是能力範圍內可以做到的事情,便盡量地去做,所以《建築遊記》亦是如此。

建立一個blog用了5年,消滅用了5秒,現實就是如此地殘酷。

既然答應過大家,只要「心未灰、意未冷」的一天,《建築遊記》還是會寫下去,只不過是媒界的問題,現在Yahoo雖然全面地放棄了blog,但世上總有別的方法。

感謝中學同學—Paco為我提供意見,好讓我可以簡單地重建《建築遊記》,舊的文章會陸續地轉載至新的網站,而新的文章亦會定期的發放,只不過不可能如昔日般每天地發放。

最後僅以此文來答謝一直支持《建築遊記》的朋友,特別是《建築遊記》第一個訂閱者Sam.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