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Simon Hui

簡潔與實用俱備—大英博物館

Updated: Jul 11, 2021











今天是敝專欄的開始,第一篇為大家介紹的建築物是倫敦的旅遊聖地—大英博物館,希望大家喜歡。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最多人參觀的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每年有超過600萬人次參觀, 吸引力自然是來一千三百萬件無價的珍品,全部都可以說是人類歷史文明的見證。


背景

大英博物館的成立是源於1753年,Sir Hans Sloane願意捐出他71,000件收藏品和書籍給予公眾,所以政府需要挑選一個地方來展出這些珍品,並在1759年選址這地方並成立大英博物館。


博物館曾作多次擴建, 當中最重要的是在1885年政府收購了四周69間房屋,令博物館擴展至今日的規模。之後在1887年,博物館的史前生物標本則轉至Natural History Museum展出,另外隨著1997年成了新的British library,博物館大部份的書籍都收藏至圖書館之內。


擴建

儘管博物館曾多次擴建和重置展品,但展覽和人流空間還是供不應求,於是政府便在2000年進行了擴建工程。


大英博物館重建前的問題:


1) 博物館一直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數以百萬的人潮。

2) 由於博物館缺乏通道,所以很多展品只能存倉,務求勝出更多展覽空間作通道之用。

3) Reading room使用率其低,展廳是設在大英博物館的四邊,Reading room則在中心。這Reading room存有100萬本珍藏的書籍,當中包括英皇左治三世的65,000本私人藏書。儘管有如此珍貴的藏書,但由於Reading room與主體分離,亦被一個大的室外花園包圍,所以使用者不多。


為解決這問題,政府便在2000年決定通過設計比賽的方式來招聘合適的建築師來負責這個千禧工程。這設計比賽的難道很大,不單不能擴大大英博物館面積,又不能增加樓宇層數,更不能破壞主體建築各部份,因為這是法定古蹟。


最後,Norman Foster憑著簡單而實用的方案拿下這項目,他的設計理念其實相當簡單, 就是用一個巨大的玻璃天窗覆蓋整個室外花園, 這樣Reading room便會與主體建築連接,而整個新的室內廣場便成為新的行人通道,因此博物館便可有更大的展覽空間,更多的展品便可重見天日。

這樣方案不單令Reading room的參觀人數大增,亦使整個Reading room和內院變成博物館的核心,使最不起眼的元素變為最重要的元素。


一石三鳥


如要支撐一個這麼大的廣場,就必須有柱,如要建新的柱子就必須要打樁,但大英博物館是古蹟的關系,因此絕對不能打樁,如何是好?


Norman Foster的解決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用多種彎曲 (3D – Curve) 的拱門結構,情況就好像一個彎曲了的鐵絲網一樣,結構部件綜橫交錯地連接在一起。這樣令整個天窗便不用柱和樑便可以橫跨整個空間,陽光可以直接射進室內,外觀亦不會因為粗結構部件而破壞現有主體建築的重要性,相反令整個建築群更為統一和實用。


奇妙的三角形玻璃


這一石三鳥的方法最大的壞處就是建築成本超級昂貴,因為玻璃天窗的彎曲度不同,所以很多玻璃都需要從工廠訂造,成本不菲。於是Norman Foster想出一個絕妙的方法,就是利用三角形的玻璃來組合天窗,這樣大部份的玻璃是同樣大小,因此成本亦大幅降低。


陽光雖然可以提升氣氛和光度,但同樣提升了室內的溫度,為了避免室內過熱的情況。天窗的玻璃是三層的中空玻璃,它能把空氣中的40%的陽光熱量反射,而玻璃中間亦夾有圓點網令30%陽光不能通過,使室內的陽光強度得以控制,令室內空間的溫度更為合適。


建築評論家的狠評


Norman Foster除了為室內廣場帶來一個新的天窗之外,還把室內的外牆塗上新的顏料,令室內空間看起來更光鮮,這表面上看來是沒有問題。不過,正因為此便引來一眾評論家的狠評,他們批評Foster破壞了原有建築的顏色,因為建築物的顏色代表他的時代和歷史,新的顏料就完全破壞原有英國石材的觀感、味道和歷史價值。


這亦情況亦是在英國做建築最令人害怕的事或令人討厭的事情,因為無論建築師怎麼樣努力做下去,建築評論家(Architecural Critic)也會找到批評設計的地方。儘管Norman Foster需然貴為爵士,但這些評論家一樣沒有對這方案口下留情。





賊贓?


眾所週知,大英博物館的收藏品多數是從戰爭中拿回來。當中最重要是埃及得回來的Rosertta stone和44件木乃伊,其中最燭目的便是5000多年前和3000年前的乾屍。 Rosertta stone相信是世界唯一刻有三種不同當中包括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書和古希臘語的石頭,就是藉著這石頭便解破了埃及象形文字。

另外,在1806年Thomas Bruce在巴特隆神殿拿走的雕刻也藏在大英博物館內,當中包括非常珍貴的Elgin Marbles(又名Parthenon Marbles)。希臘政府一直爭取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雕像,但館方堅持拒絕,儘管英國的歷任政府已經推動館方歸還事宜,但仍未成事。

至於中國館的展品多數在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時從圓明園奪回來,當中最珍貴可以說是《女史箴圖》。另一珍品是東周年間的青銅器,東周年間即戰國七雄年代(大約3,000多年),秦始皇還未一統中國的時代,這青銅器的歷史比兵馬俑還長。還要一提青花瓷,單是一件乾隆年間的青花瓷已是3,000-4,000千萬港元。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