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篇和大家討論過黃金比、數學與金字塔的關係之後,今日和大家討論數學與中國建築的關係。相信大部份人都知道紫禁城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但未必人人都知道它隱藏了的智慧。
建都的由來
在戰國時代,燕國成立並定都「薊城」,「薊城」便是現在的北京,所以北京亦稱為「燕都」或「燕京」。到了宋朝,遼把燕京定為四大都之一,之後金擊敗遼定都「燕京」,改名為「金中都」。 100百年後,蒙古人一統中國,決定延續金、遼的傳統,續以北京為政治中心,改名北京,為並開始建立北京城。
明初時,「元大都」改名為「北平」,明軍一方面為求防範逃到蒙古草原的元順帝的反攻,同時亦貪圖元大都的基礎設施如水利工程和漕運系統,所以決定仍以「北平」為首都,改名為「北京」。到了清代,「北京」其實原為宋代金人的「金中都」,對滿人來說建都北京都只是用回祖先的首都,而「北京」亦成為中國的首都至今。
紫禁城的原來位置
現在的紫禁城亦不是明宮,而位置亦不是最初元代皇城的位置。明成祖為了放便重建新的宮殿便把紫禁城向南移了1公里,亦為了平衡陰陽,特意加設了人工湖─南海。但是整座明宮幾乎全部被李自成焚毀,只有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得以保留下來。
現在的紫禁城主要是康熙至乾隆年間所建,但是都基於明宮的格局南是承天門(現稱天安門,即長安街),北是地安門(即地安大街),東是東安門(即東黃城根街),西是西安門(即黃城根街)或南海一帶。
紫禁城這名詞自明代開始使用,儘管清兵入關後,他們都繼續使用這名詞。 「紫禁城」名字來自「紫微星」,紫微星屬土,在五方屬中,古人相信紫微星位於蒼穹的中心。紫禁城位於北京的中心,同時又是國家權力的中心,因而得名。
北京的中軸線
雖然紫禁城經過多番重建,但其中軸線設計自元朝以來都沒有修改。紫禁城的中軸線,承天門景山神武門乾清宮三大殿午門端門天安門。這條中軸線除了是紫禁城的中軸線之外,亦是北京的中軸線,京奧都是根據這條中軸線來規劃。
紫禁城的中軸線是根據子午線的方位,但「子午線」並不是對正「經線」南北垂直的方位,主要是因為在乾隆以前皇上都是住在中軸線上的乾清宮,皇后則在坤寧宮,其他妃嬪便是住在左右兩邊東六宮和西六宮。因為擔心萬一帝皇的命格不夠硬,便可能受不起正南北的方位,所以中軸線移過了一點並且在軸線上安排景山公園,好讓皇上背有靠山。
在中軸線上最重要的建築物便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是進行典禮的地方,例如登基、大婚、命將出征、元旦、冬至、萬歲(大壽)等重要日子,全朝文武百官朝賀的地方。中和殿是皇上大朝前休息的地方,保和殿是科舉殿試進行的地方。
「午門」的意義
「午門」是禁宮之內的最後一道城門,之後便是紫禁城最核心地帶。午門是有三座大門,中央的大門當然只容許皇上經過,但亦有兩個例外,第一是皇后大婚才可通過中央大門一次,第二是中舉的狀元、榜眼、探花都可經過這大門一次,所以一生人只有一次機會經過這中央大門。
因此「午門斬首」並非事實,不過午門曾用作刑場,在明代午門是用來施行「廷杖」(即重打屁股)的地方,因有大臣當場被打死,所以才有「午門抄斬」的誤解。真正的斬首之地應該是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而宣武門上是刻著「後悔遲」三字,意思是後悔得太遲了。
隱藏了的建築比例
故宮建築是根據特定的比例來構造,清代的建築指標是《工程做法則例》,以午門為例:
午門主建築的外圍柱高20尺,內庭深度是60尺,闊度是240尺。午門左右兩邊的小建築外圍柱高20尺,而長度是60尺。而午門的圍牆是高40尺,但整個午門的深度是360尺,而闊度是400尺。
天安門都有同樣的情況,天安門外圍柱的高度是20尺,內圍的柱高是40尺,內圍深度是60尺,而天安門的城牆高度都是40尺。外圍柱的間距都是20尺,只是天安門的正中是有少許不同,因為這是進入皇宮的正門,所以柱的間距是27尺。
不過,最特別是太和殿,雖然它是全紫禁城內最重要的建築物,但它的並不是依照特定的比例來建造。因為太和殿的外圍柱高都是20尺,內圍的柱高是40尺,但外圍柱間距只是17.5尺,相信是維修時把有關部分變少。但是太和殿內圍深度仍保留是80米,而闊度是160米。整體比例而言都是柱高:深度:闊度 = 1:2:4。
這些比例的好處,是希望確保建築物結構部件的大小能附合安全標準,而且可以讓工作人員根據建築物的大小來尋找合適的木材,省卻不少時間。
(部分尺寸有小數點,但為求簡單表達比例關係,所以在文中省略了小數點。)
對讀書人的特別意義
除了是政治上的特殊意義外,紫禁城一直是古時讀書人夢想一到之地,因為科舉的殿試是在三大殿之一的保和殿內進考,而殿試的題目由皇上親自出題和挑選頭十名的進士,所以進士都稱為「天子門生」。殿試頭三名 狀元、榜眼、探花是會用金漆把及第人的名字寫在一甲榜上,身份地位自然是超然,而「金榜提名」就是這意思。
若要成為「天子門生」就必須要過五關斬六將,正式參加科舉之前便需要先參加童子試,
童子試公分為縣試、府試及院試三個階段,童試合格便成為生員,俗稱「秀才」,成為秀才/監生之後便可參加科舉的考試。
第一級是鄉試,合格後便成為「舉人」,鄉試第一名便稱「解元」。
第二級是會試,合格後便成為「貢士」,會試第一名便稱「會元」。
第三級是殿試,合格後便成為「進士」,殿試第一名便稱「狀元」。
因此讀書人最高的成就,就是「連中三元」,先中「解元」,再中「會元」,最後再中「狀元」,又稱「三元及第」。中國1300年科舉以內,都只是得13人是連中三元,明清兩代數百年內只有4人,連中三元的武狀元應只得3人。
能夠一到保和殿參加殿試的人都已經不簡單,而且殿試合格後亦就不再能參加科舉,進士便成為他們終極的功名,所以能中狀元的人是萬中無一的奇材,因此故宮對讀書人來說是有極度特別的意義。
由此可見,紫禁城不只是一座宮殿、一座博物館,而是代表了中國歷史、建築哲學和學術文化的瑰寶。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