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Simon Hui

像雕塑一樣的建築—Guggenheim Museum, Bilbao

Updated: Jul 12, 2021





上一會講完紐約的Guggenheim Museum,今會介紹西班牙的Guggenheim Museum。這一座博物館比紐約的一座更具爭議性,因為這建築物更加違反了很多建築學的基本原則。

如果設計一座公共的建築物多數都會要求:


1) 人流動線清晰、易明,因為很多用家都是第一次使用這大廈

2) 方向感清晰,當遊客進入主入口之後,便清楚知道第一個展館,然後便自動明白另一個展館。

3) 展館的空間具靈活性,因為展覽的內容經常會改變,展品的大小都會隨之而改變,所

以展覽空間需要有整合和分隔的功能來配合不同的展覽。


但是這一座博物館就接近完全違反以上的原則,第一展覽空間是分開成各個不同的小區,當旅客進入博物館之後,便會看見5個不同的展區,旅客不清楚是進入那一個空間,而且各空間並不連接,所以會出現很多盡頭路,人流動線絕不暢順。

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何這博物館會在建築界如此有名呢? 又為何這大廈的建築師—Frank Gehry會成為大師呢?


原因就是他算是第一代推行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 的建築師,而這博物館更是這主義的代表作,這建築物的外型接近完全沒有直線,完全是由多種曲線組成,而外型不同的部份是由多個不規則的型狀組合,至於組合的邏輯和理由是找不到的。形狀更不是由基本的幾何形狀如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所有的形狀都只不規則的圖案,因為Frank Gehry認為大自然根本很少出現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形狀,各種大自然的東西都是由多種幾何形狀組成的,人體都不會出現一個正圓形的空間,眼球都是由多個圓形組成的,所以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都是數學上的形狀,而不是大自然的形狀,而他只是把自然的美學帶進建築而已。


Frank Gehry視建築如藝術品一樣,借建築來表達他如何看這個世界、如何對待設計,務求創造出視覺上新的效果,相反建築物的功能都放在次要,因為雕塑品是不一定有其特別的功能,可能只為美學而存在,而Frank Gehry就是把建築物視為雕塑品一樣,甚至可以算是他的玩具。整座建築物的設計是完全沒有邏輯和原則,純粹是建築師內心的反映 (just do what he like) 。


很多人批評他為何這博物館會如此奇形怪狀,又或者為何一座臨海的建築會完全看不到海呢? 但是他漠視這一切的東西,做他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是當世界上每一個人一看到這建築物之後,便永遠都會深深記下這建築物帶來的視覺效果。


到底設計是否必定要完全以其功能為出發點,又或者是否必須要作為設計的最重要一點呢? 這便是由大家思考的問題。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