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Simon Hui

【信報專欄】建築師的使命—墳場設計



建築師的使命—墳場設計

 

 

近日政府提出有意在將軍澳一帶附近興建骨灰龕,這種厭惡性的政府設施自然引來當區居民和區議員的大力反對,他們反對的理由大都是這些設施會影響居民的生活,並破壞當區的風水。

 

在華人傳統社會上,陽宅與陰宅是需要分開,因此大部份人都對墓地、靈灰安置所都有一個相當負面的感覺。由於靈灰安置所佔用土地面積不少,而且是永久佔用這些土地,因此政府近年已推出了公園撒灰和海上撒灰等殯葬服務,好讓減少市民對靈灰安置所的需求。

 

 

若面對香港現實的環境,住宅與墓地是難以有太遠距離的分隔。

 

儘管和合石這種傳統墓園,它與最近的民居都只有大約1公里的距離,所以居民在視線上是完全能夠看到這些靈灰閣。由於無論那個區域都會引來市民大力的反對,在「可建但不可在我家」的前題下,因此興建靈灰安置所等殯葬設施都是難以進行,因此香港的墓園是嚴重的短缺。

 

香港大部份市民都明白香港的墓地嚴重不足,市民對各種形色的墓地都有極急切的需要,但是這些設施是可以興建,但不要在我家附近,不過香港有那一幅土地並不是與民居貼近呢?

 

 

因此建築師在這議題上便需要作一個很關鍵的角色,因為通過優秀的建築設計是能夠降低居民對靈灰閣的抗拒感。以鑽石山火葬場為例,整個墓園是與公共屋村和學校相鄰,兩者之間只隔一條馬路。

 

有見及此,建築師便需要將整個墓園設計成一個像公園一樣的效果,連最令人忌諱的墓碑,他們都過不同綠化的設計來使這些墓碑變得在視覺上變得隱藏,好讓居民感覺這只是一個綠化的地帶,而先人的墓碑也得到尊重。再者,這個地方由於是送別和安放先人的地方,因此一個寧靜和恬靜的空間好讓親友來作一個最安然的告別和恬靜的懷念。

 

另一個好的例子,便是和合石第五期靈灰閣,這雖然是香港多年來的傳統墓地,連安葬殉職公務員的浩園也是設在此處,但是任何興建殯葬相關的設施也不能輕率。因為建立一個正面的形象是相當重要,所以建築師刻意去優化這個設計,讓這個靈灰閣變成一個怡人的地方。

 

建築師利用了不同的木條來在視覺上分隔骨灰龕與室外空間,讓市民不會在外端能看到骨灰龕的墓碑,而且整個靈灰安置所是有良好的自然通風和理想的採光,再加上所有燒冥鏹和點香的地方都是經過仔細的安排。整個環境是相當整潔,而且也不會出現舊式骨灰龕的大煙大塵的情況。由於整個環境變得相當適宜,電影《怒火》和多部電影都在這裡取景,這樣市民會更能接受這些墓地的設施,因此市民便可以慢慢地去改變傳統上對這些設施的抗拒感。

 

因為只要經過優化的設計,便能夠使人感到這些墓園的設施,在視覺上是一個公園似的綠化地帶,不單減少居民的不安情緒,甚至可以讓生活環境帶來正面的作用。

 

筆者的中學是與華人永遠墳場相鄰,學校長跑隊和體育堂都不時會借用墳場樓梯來去練習。而我本人亦在將軍澳居住多年,將軍澳墳場與筆者的住宅近在咫尺,筆者在家也是能清楚看到將軍澳墳場,因習以為常的關係,所以本人對墓園的抗拒感確實為低,而且墓園是一個城市必需的設施 ,所以希望有更多優秀的設計,能降低大家對這些殯葬設施的忌諱,從而讓更多墓園能夠興建,並改善香港墓園長期短缺的情況。

 

Recent Posts

See All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