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的拙政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與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和蘇州的留園齊名,不過始終是以頤和園為首。拙政園始建於明朝,由王献臣所興建,曾多次易手而規模亦不斷擴建。之後曾在康熙年間被充供, 但最後都物歸原主。但在太平天國期間這處曾改為忠王—李秀成的府第,之後再次落入民間的手上。拙政園和其他蘇州的園林一樣,多數是在官場失意人仕的退居地,他們都多已是家財萬卷,富甲一方,根本不需要為五斗米而勞心,而拙政園是來自“拙者之政” 的意思,暗喻失意官場的達官貴人。
拙政園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名園,亦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原因是它具備了蘇州花園的特色,而且規模亦是蘇州花園中最大的一個,當然就遠遠都比不上帝皇園林的規模。
蘇州花園的最大特色就是路徑混亂,當你進入花園之中是非常容易迷路。因為花園內的路徑九曲十三彎,而且是一個循環的路徑連接另一個循環的路徑。所以當你轉了兩、三個彎之後便會很容易迷失,最嚴重是整個園林沒有任何的中軸線,亦沒有任何主建築。所以,東南西北四處都有類同的景色,更加令人迷失。
「框景」與「借景」
蘇州園林的最大的特色就莫過於「框景」的設計,在園林中經常會看到一些圓形或四方形的洞或窗,大家都可能認為只是中國園林的特色而已,並沒有太大的功能。
其實這些洞或窗才是整個園林的精髓,因為這些預留出來的空間便是規范了你的視野,亦同時控制了你的視點和焦點,這亦同時控制了你的視覺上的圖像,因此當你旅遊園林時便會感到好像看到一張一張圖畫一樣。而園林中多數的焦點都是另一座建築物或是一些山石,令整個空間變得有層次。在拙政園中最有名的便是扇頁亭,因為在這裡可以四邊看到拙政園不同的景象。
另一個重要的功能是制造空間上的對比,由於有這樣的框架便制造出了景深,所以前景和後景都出現了比較,當人從一個內園進入到另一個內園時,你會先從框景中看到焦點中的建築物,然後經過框架之後便可盡覽整個內園。
即是先從窺視一個園林,然後再曠視整個園林,然後再窺視下一個園林。人的視覺上便會時大時細地看見不同的空間。因此,雖然蘇州的園林並不是佔很大的面積,但是因為空間和視覺上的不停對比便給人一個很大的空間感覺,亦給予人一個豐富的遊程體驗。
至於借景,就相對簡單。設計的理念就是借用四周比較高的建築物作為景觀的一部份,園林的設計是融合四周不同的建築物作為遠景,而園林較低的建築物作為前景,所以便形成高低錯落的對比,而且亦在視覺上感到較大的空間對比。
在一般人眼中,蘇州花園看起來好像雜亂無章,沒有層次,亦與西方園林的中軸線規劃截然不同,但其實是有一定的纙輯。
亂中有序
迷失就是蘇州花園的最大特色,因為是要令人忘卻外間的煩惱,令自己融入花草樹林之中,而且蘇州園林的佔地面積很少,拙政園已是相當稀有的大面積,佔地62畝(約25萬平方米) ,一般的園林都是在10畝之內。
九曲十三彎的路徑是希望讓人慢慢感受花園和四時之變化,因此拙政園的一大特色就是在聽雨軒處聽雨。在路徑上是可以容許隨時停下來細看荷花池、水池的百態,亦可隨處聽琴、聽歌、吟詩、作對,享受人生。
蘇州園林的一大特色就是出口是相當隱蔽,如非刻意找尋是找不到的。大家可能會問,為何會設計得如此混亂? 到底有什麼目的呢? 生活起來不是很不方便嗎?
疏與密
在拙政園內建築物的位置除了是根據人視野上的觀感來設計之外,還是刻意調整建築物之間的密度,並沒有如四合院般,大部份的建築物之間都有類似的距離。但蘇州園林的設計就是刻意利用建築物之間的間距來調節視野上的層次,亦同時修正視野上的景深,令空間比例變得豐富。
園林中的假山、石頭和樹木都是同樣以疏與密的方式來調整位置,同樣是希望為借助景深上的對比來營造空間上的強烈對比。所以,蘇州的園林永遠是給人時而緊迫,時而開朗的強烈對比。
高低起伏
之前網友—遊友怪魔曾提及關於高低起伏的問題,園林中的高低起伏並不只是代表園林中有高和低的建築物,而是有不同層次的高低建築群。建築物的高度是根據四周的環境和前後的建築物來決定,務求把背景、遠景和前景的建築物都營成一個對比與層次,令人有一個很大的空間感覺但其實建築物之間的距離並不是很大。
因此欣賞蘇州園林並不是感受園林內一望無制的花草園林,反而是欣賞這種前後對比、視覺對比上的層次。而且蘇州園林的建築物都是用作遊山玩水、琴棋書畫、聽歌的功能,所以可以較為零碎甚至可以說是混亂,因為設計是以視覺效果為主。
有些書本曾說過蘇州的園林是根據陰陽五行的法則來設計,地屬陽,水池屬陰,因此地的面積與水池的面積是成一個很接近的比例,但有些園林就好像未必是根據這個比例,而且未必是包含金、木、水、火、土的原素。
但有一點就肯定的是園林的設計就一定體會出「園」字的意義,大的「口」代表一塊地,在這塊地內有「土」代表建築物、有「口」來代表有湖、另外有花。據我所知,「園」就好像是漢字中的「會意」字。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