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黃金比例這名詞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無論是美術、建築和設計的學生都會讀過關於黃金比例。
黃金比是在2400年前由古希臘數學家所發明的, 它是由不時定理(Pythagorean theory) 所演進出來的, 而這項發明對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而至現代的產品設計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黃金比首先是由30度、60度的直角三角形處發展出來的, 先從60度的一邊劃一個半圓, 然後再以這個交接點與C點的長度作半徑劃一個半圓, 這樣便把AB與BC的長度成一比例分割。
如果以AB成為高度, BC為底部的話, 便會得出以上的結果. 高度與長度的比例為0.618.
這比例究竟有什麼用途? 其實, 這比例是最適合人類眼球的視覺比例, 現在所有4:3電視機屏幕便是根據這比例來決定高度與長度的關係, 現在很多產品設計和廣告設計都有部分是根據這比例來決定高度與長度.
若黃金比再發展下去的話便如下圖:
一個黃金比的空間再以黃金比的比例來分割便形成不同的正方形, 然後便得出這樣的公式:
AB + BC = CD
BC + CD = DE .. 如此類推
這又有什麼用? 這比例其實是A4紙的分割方式. A4紙的長度是21cm x 29.7, A3紙的長度是29.7cm x 42cm, A2紙的長度是42cm x 59.4cm, A1紙的長度是59.4cm x 84cm.
黃金比例與建築
黃金比例與建築就更密切,早在希臘巴特隆神殿的立面設計便用上了黃金比例,它的總高度與長度成黃金比,石柱的高度與屋頂的高度成黃金比,屋頂的底部與三角形的屋頂成黃金比。
這樣的模式在文藝復興時代廣泛應用, 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的各建築部分都是根據黃金比或黃金比所演進的比例來建造的, 連香港立法會大樓都全是用黃金比來設計。大家可能都會覺得歐洲的建築和街道是很美麗, 不像香港和紐約般這麼多高樓大廈, 人根本看不到整個街景。因為歐洲很多城市古時的規劃是限制建築物的高度, 避免破壞成黃金比的街景,因為黃金比是最適合人眼球觀看的表例,所以大家遊歐洲是比較容易拍攝人與建築物的照片,因為當時的建築師一早已考慮到人觀看這建築時的感覺。
黃金比例與人體
法國的建築師—Le Corbusier (柯布西耶)發明了影響深遠的Le Modulor, 這是他根據黃金比來分析人體各部分的高度,從而定出人體在空間上的需要,這個標準便成為「人體工學」的標準。
Le Corbusier 認為人體的各部分是成一個黃金比例,例如:
全身高度: 下半身的高度 =下半身的高度 : 上半身的高度 = 0.618
下半身的高度 : 滕蓋高度 =上半身的高度 : 高頂至手頂的高度 = 0.618
上半身的高度 : 前手髀的長度 = 上半身的高度 : 高頂至手頂的高度 = 0.618
Le Corbusier 把人體的平均伸手高度大約定義為2.26m, 然後利用黃金比例把人體分為3等分,於是便得出人體標準身高為1.83m,人體標準腰高為1.83m。他重複利用黃金比來把分析人體各部分之間的比例,最後便得出以下的圖像,並利用這比例來製成第一代的「人體工學」的標準─Le Modulor。
現在的設計師會根據人體公學的標準來設定書桌、欄杆、扶手、門等的高度。因為設計師需要知道各種設備的標準大小,才可以確保這設備是適合人類來使用的,而這標準便成為設計界的聖經。
雖然現在的部分設計師未必完全根據人體公學來設計,但是總會對這金科玉律帶一點尊重。
不過,人體的高度有差異,東方人和西方人的體質都不同,如何達到同一標準呢? 因此,現在的人體公學在經過多年來的發展,亦會因應各地不同的需要而有所調整。香港和大部分亞洲地區主要是根據歐美的標準,但在個別情況而有所調整,例如: 歐美欄杆標準高度是1.13m ,但香港通常是把欄杆高度設定為1m或.95m, 因為東方人的平均身高比較矮。
又例如日本,他們完全設定另一套標準,因為上一代的日本人平均身高相比中國人來說都還是矮一點,因此日本人有自己另一套的標準,所以一些日本旅館的浴室和睡房是如此細小,便是因為他們使用的設計
標準不同。不過,由於近年的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已經有明顯的不同,所以設計標準都有所更改。
因此,我們的生活無形中都受了Le Corbusier 的Le Modulor的影響,亦可以說是受到黃金比例的影響。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