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為大家介紹是日本建築師 — 妹島和世 + 西澤立衛在瑞士的設計,這一座建築物是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校園內的學習中心。這個學習中心的功能是為學生提供圖書館、多功能廳、辦公室和咖啡廳的設施。
整個設計概念是「公享」,因為現代的都市好像是通過建築物來劃分不同的領域,建築往往就好像都市中的一道圍牆把私人和公共空間分開,在建築物範圍內是特定人仕的活動空間,建築物就無形中好像是把人類階級化。豪宅、甲級商廈、五星級大酒店就好像把社會不同的階層分隔開來,但是這一所作為自修用途的教學大樓是否應該不同的處理呢 ?
妹島和世 + 西澤立衛希望把拿走因建築物而產生的「領域」,反正這大廈都是大學校園內的其中一座大廈,所以可以選擇以開放式的設計。設計的重點是希望在首層盡量增加公用的公共空間,而不是以慣用的手法利用建築物來區分教學大樓和公共空間,所以部份空間是升起了好讓公眾可以進入大廈的範圍之內享受公共空間。這些空間雖然是規劃成公共空間,但是有一大部份空間是在建築物首層之下,所以長期沒有陽光,又或者空間的淨高不足,因此很多空間無形中都成為浪費了的空間。
這大廈的外型好像是芝士一樣,在同一個空間內有「實」有「虛」,陽光和空氣可以通過「虛」的空間穿透了不同的實心部份,這令不同的室內空間都被室外空間所包圍,因此在室內活動的人不會感覺被封閉,與世隔絕一樣。由於這大廈容許公共空間穿透了大廈的不同部份,令到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融合在一起,而室內空間和室外空間同樣都融合在一起。
除此之外,這大廈的室內佈局採用了開放式設計,室內差不多沒有牆,不同的功能區就好像沒有區分,情況有如薄餅上的配菜一樣,隨意地佈置。這種開放式的組合確實打破了傳統的大廈的佈局,取消了以牆來分隔各功能區,但是由於路線太過開放,所以確實異常混亂並且容易重複,而且為了要營造升起的效果,室內的走道便無形地多了很多室內坡道,而這些坡道亦未必適合作室內的活動,某程度上這些坡道確實浪費了很多實用空間,不過幸好這大廈的主要使用者大都是大學的學生,因此總能避免嚴重問題。
至於結構,這建築物雖然只是單層高的建築物,但是由於中間部份是升高了的,這部份的結構便有如拱橋一樣,而這拱橋還需支持屋頂的柱子,所以這部份的構造絕不便宜,但是為了讓一個理念得到實行就必須要付出一些代價,幸好這座大廈是得到大財團的讚助,否則這便會變成沒有拱橋的全平的單層建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