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遊記
Archtraveler.com
Home
繁體版
中國
中東
丹麥
加拿大
台灣
埃及
希臘
德國
意大利
新加坡
日本
未來建築
法國
活在建築中
澳洲
瑞士
環保建築
美國
英國
荷蘭
西班牙
電影中的建築
香港
简体版
中东(简)
中国(简)
丹麦(简)
加拿大(简)
台湾(简)
埃及(简)
希腊(简)
德国(简)
意大利(简)
日本(简)
未來建筑(简)
法国(简)
活在建筑中(简)
澳洲(简)
环保建筑(简)
瑞士(简)
电影中的建筑(简)
美国(简)
英国(简)
荷兰(简)
西班牙(简)
香港(简)
Contact /about
Menu
Home
繁體版
中國
中東
丹麥
加拿大
台灣
埃及
希臘
德國
意大利
新加坡
日本
未來建築
法國
活在建築中
澳洲
瑞士
環保建築
美國
英國
荷蘭
西班牙
電影中的建築
香港
简体版
中东(简)
中国(简)
丹麦(简)
加拿大(简)
台湾(简)
埃及(简)
希腊(简)
德国(简)
意大利(简)
日本(简)
未來建筑(简)
法国(简)
活在建筑中(简)
澳洲(简)
环保建筑(简)
瑞士(简)
电影中的建筑(简)
美国(简)
英国(简)
荷兰(简)
西班牙(简)
香港(简)
Contact /about
Search for:
Tag: 苏州
Dec
22
2014
December 22, 2014
December 22, 2014
by
archtraveler_admin
中国四大名园 – 拙政园
Posted in
中国(简)
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与颐和园丶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的留园齐名,不过始终是以颐和园为首。
拙政园始建於明朝,由王献臣所兴建,曾多次易手而规模亦不断扩建。之後曾在康熙年间被充供, 但最後都物归原主。但在太平天国期间这处曾改为忠王—李秀成的府第,之後再次落入民间的手上。
拙政园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名园,亦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原因是它具备了苏州花园的特色,而且规模亦是苏州花园中最大的一个,当然就远远都比不上帝皇园林的规模。
苏州花园的最大特色就是路径混乱,当你进入花园之中是非常容易迷路。因为花园内的路 径九曲十三弯,而且是一个循环的路径连接另一个循环的路径。所以当你转了两丶三个弯之後便会很容易迷失,最严重是整个园林没有任何的中轴线,亦没有任何主 建筑。所以,东南西北四处都有类同的景色,更加令人迷失。
迷失就是苏州花园的最大特色,因为是要令人忘却外间的烦恼,令自己融入花草树林之中,而且苏州园林的占地面积很少,拙政园已是相当稀有的大面积,占地62亩(约25万平方米) ,一般的园林都是在10亩之内。
九曲十三弯的路径是希望让人慢慢感受花园和四时之变化,因此拙政园的一大特色就是在听雨轩处听雨。在路径上是可以容许随时停下来细看荷花池丶水池的百态,亦可随处听琴丶听歌丶吟诗丶作对,享受人生。
而苏州园林的一大特色就是出口是相当隐蔽,如非刻意找寻是找不到的。大家可能会问,为何会设计得如此混乱? 到底有什麽目的呢? 生活起来不是很不方便吗?
苏州的园林多是在官场失意人仕的退居地,他们都多已是家财万卷,富甲一方,根本不需要为五斗米而劳心,而拙政园是来自“拙者之政” 的意思,暗喻失意官场的达官贵人。
现在的苏州都仍然保留归隐田居的风味,这处的生活节奏的确比大城市慢得多,空气和阳光都有明显改善。不得不提的是,着名的江苏美人实在名不虚传。
苏州园林的最大的特色就莫过於「框景」的设计,在园林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圆形或四方形的洞或窗,大家都可能认为只是中国园林的特色而已,并没有太大的功能。
其实这些洞或窗才是整个园林的精髓,因为这些预留出来的空间便是规范了你的视野,亦 同时控制了你的视点和焦点,这亦同时控制了你的视觉上的图像,因此当你旅游园林时便会感到好像看到一张一张图画一样。而园林中多数的焦点都是另一座建筑物 或是一些山石,令整个空间变得有层次。在拙政园中最有名的便是扇页亭,因为在这里可以四边看到拙政园不同的景象。
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制造空间上的对比,由於有这样的框架便制造出了景深,所以前景和後景都出现了比较,当人从一个内园进入到另一个内园时,你会先从框景中看到焦点中的建筑物,然後经过框架之後便可尽览整个内园。
即是先从窥视一个园林,然後再旷视整个园林,然後再窥视下一个园林。人的视觉上便会时大时细地看见不同的空间。因此,虽然苏州的园林并不是占很大的面积,但是因为空间和视觉上的不停对比便给人一个很大的空间感觉,亦给予人一个丰富的游程体验。
至於借景,就相对简单。设计的理念就是借用四周比较高的建筑物作为景观的一部份,园林的设计是融合四周不同的建筑物作为远景,而园林较低的建筑物作为前景,所以便形成高低错落的对比,而且亦在视觉上感到较大的空间对比。
苏州花园看起来好像杂乱无章,没有层次,亦与西方园林的中轴线规划截然不同,但其实是有一定的纙辑。
疏与密
在拙政园内建筑物的位置除了是根据人视野上的观感来设计之外,还是刻意调整建筑物之间的密度,并没有如四合院般,大部份的建筑物之间都有类似的距离。但苏州园林的设计就是刻意利用建筑物之间的间距来调节视野上的层次,亦同时修正视野上的景深,令空间比例变得丰富。
园林中的假山丶石头和树木都是同样以疏与密的方式来调整位置,同样是希望为借助景深上的对比来营造空间上的强烈对比。所以,苏州的园林永远是给人时而紧迫,时而开朗的强烈对比。
高低起伏
之前网友—游友怪魔曾提 及关於高低起伏的问题,园林中的高低起伏并不只是代表园林中有高和低的建筑物,而是有不同层次的高低建筑群。建筑物的高度是根据四周的环境和前後的建筑物 来决定,务求把背景丶远景和前景的建筑物都营成一个对比与层次,令人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感觉但其实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很大。
因此欣赏苏州园林并不是感受园林内一望无制的花草园林,反而是欣赏这种前後对比丶视觉对比上的层次。而且苏州园林的建筑物都是用作游山玩水丶琴棋书画丶听歌的功能,所以可以较为零碎甚至可以说是混乱,因为设计是以视觉效果为主。
有些书本曾说过苏州的园林是根据阴阳五行的法则来设计,地属阳,水池属阴,因此地的面积与水池的面积是成一个很接近的比例,但有些园林就好像未必是根据这个比例,而且未必是包含金丶木丶水丶火丶土的原素。
但有一点就肯定的是园林的设计就一定体会出「园」字的意义,大的「口」代表一块地,在这块地内有「土」代表建筑物丶有「口」来代表有湖丶另外有花。据我所知,「园」就好像是汉字中的「会意」字。
Tags:
中国
九曲十三弯
四大名园
园林
工程
建筑
拙政园
旅游
苏州
设计
Facebook
Simon Hui
Create Your Badge
築覺—閱讀香港建築
築覺—閱讀香港建築
Promote Your Page Too
Search for:
Recent Posts
香港01週報 – 貝聿銘設計觀:重造型美觀 更重環境和諧
可否与高尔夫球会并存?
可否與高爾夫球會並存?
交学费(6月25日信报—建筑思话专栏)
交學費(6月25日信報—建築思話專欄)
Meta
Log in
Entries
RSS
Comments
RSS
WordPress.org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1)
中东(简)
(4)
中国(简)
(32)
中國
(32)
中東
(4)
丹麥
(1)
丹麦(简)
(1)
分享
(12)
加拿大
(1)
加拿大(简)
(1)
台湾(简)
(4)
台灣
(4)
埃及
(4)
埃及(简)
(4)
希腊(简)
(2)
希臘
(2)
德国(简)
(15)
德國
(15)
意大利
(7)
意大利(简)
(7)
新加坡
(2)
新加坡(简)
(2)
日本
(26)
日本(简)
(25)
未來建筑(简)
(10)
未來建築
(10)
法国(简)
(12)
法國
(12)
活在建筑中(简)
(38)
活在建築中
(38)
澳洲
(1)
澳洲(简)
(1)
环保建筑(简)
(14)
瑞士
(6)
瑞士(简)
(3)
環保建築
(13)
电影中的建筑(简)
(1)
美国(简)
(17)
美國
(17)
英国(简)
(31)
英國
(31)
荷兰(简)
(7)
荷蘭
(6)
西班牙
(12)
西班牙(简)
(12)
電影中的建築
(1)
香港
(73)
香港(简)
(73)
微博
http://www.weibo.com/archtraveler/profile?topnav=1&wvr=3.6
flag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