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遊記
Archtraveler.com
Home
繁體版
中國
中東
丹麥
加拿大
台灣
埃及
希臘
德國
意大利
新加坡
日本
未來建築
法國
活在建築中
澳洲
瑞士
環保建築
美國
英國
荷蘭
西班牙
電影中的建築
香港
简体版
中东(简)
中国(简)
丹麦(简)
加拿大(简)
台湾(简)
埃及(简)
希腊(简)
德国(简)
意大利(简)
日本(简)
未來建筑(简)
法国(简)
活在建筑中(简)
澳洲(简)
环保建筑(简)
瑞士(简)
电影中的建筑(简)
美国(简)
英国(简)
荷兰(简)
西班牙(简)
香港(简)
Contact /about
Menu
Home
繁體版
中國
中東
丹麥
加拿大
台灣
埃及
希臘
德國
意大利
新加坡
日本
未來建築
法國
活在建築中
澳洲
瑞士
環保建築
美國
英國
荷蘭
西班牙
電影中的建築
香港
简体版
中东(简)
中国(简)
丹麦(简)
加拿大(简)
台湾(简)
埃及(简)
希腊(简)
德国(简)
意大利(简)
日本(简)
未來建筑(简)
法国(简)
活在建筑中(简)
澳洲(简)
环保建筑(简)
瑞士(简)
电影中的建筑(简)
美国(简)
英国(简)
荷兰(简)
西班牙(简)
香港(简)
Contact /about
Search for:
Tag: 法兰克福
Sep
12
2016
September 12, 2016
September 12, 2016
by
archtraveler_admin
穿了洞的商场—My Zeil
Posted in
德国(简)
今日原来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都没有向大家介绍过外国的商场,今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而这亦是国内网友的要求。
在德国法兰克福市内有两座很特别的商场Zeilgallerie和My Zeil,这两个商场的设计完全不同,而且没有连接,但都在同一条街道之上。 不过,设计都很特别,
Zeilgallerie的规模很细,但有6层,它的特点是利用螺旋的斜坡来作为主要通道,让客人可以在同一条通道上一直缓缓地步行至顶层,而商场的中心则是中庭。在中庭内则是电梯和连接左右两条斜坡的楼梯,好让客人可以快速通至各层。 在顶层的餐厅的露台则可以远观法兰克福市内的广场。
My Zeil商场的设计就更加疯狂,首先在外墙上有一个玻璃做的大洞,而这个大洞是连接至室内的屋顶,形成玻璃天窗,之后这玻璃会缓缓地弯曲至室内的楼层,直至底层。 这个玻璃天窗由外墙,通过商场的屋顶,再穿过每层的楼板至底层,仿佛有如一条玻璃造的龙骨一样。
其实在德国如此寒冷的地方是很少会如此大比例地使用玻璃天窗,因为在冬天时失温很大,而且由于该处纬度高的关系,夏天的日照时间很长,所以夏天时的受热程度不少,正所谓夏暖冬凉的效果。 当我在2009年春天参观时,该处还是寒冷,但是室内温度就很舒服,相信在室内空调耗了不少能源。
虽然这玻璃天窗未必适合北方建筑,不过如果这商场没有这元素的话,就完全是一个平凡不过的商场。 因为室内的空间和设计虽然都颇前卫,地板上的洞成三角形,而且综横交错地重叠一起,确实使设计有多一分特别,但这还未足够使人感到这是悦目的建筑。
平心而论,如不考虑天窗的因素,整个商场的设计尚算不过不失,但都只是留于一个大楼板上打了几个洞,左右是一些店铺而已。 在商场的规划更是看似有一点随意,商铺和餐厅的分类好像没有经过细心分布,但幸运地由于这商场规模不太大,而且店铺全是走高档路线,所以混乱感觉比较少。
在灯光效果方面更可以算是败笔之处,在楼板的边缘还设有灯箱,使室内气氛更加强烈一点,但在天花的灯光则较少,所以便会使人感到光线突然变强、突然变弱的感觉,在某些区分确实是不够光,感觉不大舒服。
在亚州的商场多数是采用俗称「爆光」的手法,即是在商场的主要位置都设置大量灯光,好让商业气氛更加浓,而灯光强度多数是设置在800lux或以上,但其实可能是过高。
(在一般商厦的室内灯光强度大约500lux,在studio约1000lux,在阳光普照的情况下约10,000-25,000lux。)
至于人流动线更是为了视觉效果而牺牲了,商场设计的基本要点,就是令人流平均分布至各层和不同地区,除非有一区是走特别高档的路线,如珠宝、名表、名画等,这才会特别设计至较少的人流。 一般而言,扶梯、电梯和楼梯的位置就是将人流分散至其他较少人的地区,好让其他商铺都得以生存。
因此,这样的天窗虽然花巧而且昂贵,但确实有它存在的必要。 但问题是如何把这个天窗设计得简洁而漂亮,这个建筑师利用了三角的钢框弯弯曲曲地组合起来,从而形成龙骨一样的效果,而整个天窗更是没有柱和梁的,相当简约。
Facebook 相薄:
http://www.facebook.com/#!/album.php?aid=259783&id=845400374
Tags:
My Zeil
商场
工程
建筑
德国
旅游
法兰克福
设计
Feb
08
2014
February 8, 2014
February 8, 2014
by
archtraveler_admin
环保建筑先驱/不可能在香港兴建的建筑 – 德国商业银行
Posted in
德国(简)
之前有博客友希望我讲德国建筑,亦有博客友希望我讲诺曼·福斯特的建筑,今次我来一个一石二鸟,为大家介绍诺曼·福斯特在德国的建筑 – 德国商业银行。这大厦位于法兰克福,是德国商业银行的总部。大厦高300M, 53层,提供3500个工作空间,是欧洲最高的建筑物。 Commerzbank是經過設計比賽挑選Foster作為這項目的建築師,當Foster收到Commerzbank的設計要求時,简直被吓坏,因为商业银行的设计要求是从未如此仔细,商业银行对外形,规划,功能,建筑成本预算都有要求,而最重要是对环保和能源效率的要求。 Commerzbank為隆重其事還邀請專家團挑選設計方案,Foster能勝出這比賽重點在於他能對環保設計上的滿足.
当我第一眼看这大厦的平面图时,我肯定这类型的图则一定不能在香港兴建,如香港建筑师划这样的图则。肯定5秒内被发展商踢落楼。
第一,福斯特把电梯和消防梯放在三角形平面三角。为求腾出中间的空间作天井。这一点一定不会被香港发展商接受,因为转角位的辨公室(拐角处)拥有两边窗亦是最昂贵的空间,所以,在香港的角office都是高層的辨公室或會客室.在香港把電梯和消防梯一定放在大廈的中間,而消防梯一定是交剪梯,为求缩短电梯和消防梯与辨公室之间的距离,令空间更为实用,不得不提交剪梯是香港建筑师发明。
但在商业银行这方案,由于福斯特把消防梯放在三角,所以,他要三条消防梯才能满足消防法例的要求,原本是一条交剪梯可以达到的效果,他要三倍空间才能完成。
第二,大厦中间的天井不是露天,是有玻璃天窗封顶,所以,电梯大堂有阳光到,但天井由于算是室内空间的关系,因此需要计算建筑面积,但电梯大堂的面积不能当作实用面积或销售面积。不单只是这问题,由于这天井是直通53层,所以需要在每10层便要加设玻璃天窗,避免当火灾时浓烟可以漫延至大厦各层,而这些额外玻璃天窗需要额外计算建筑面积而不是实用面积。试问香港发展商会否容许你浪费建筑面积在非销售面积之中。
正因如此,天井都有玻璃分格,而室内的建筑物料需要附合耐火要求,所以需要增加额外建筑成本,单是玻璃窗的数目已比正常情况多一倍。
第三,福斯特为求增加室内绿化的面积,每8层便加设室内花园,令在大厦上班的人仕更为舒适。不过,这室内花园需要计算建筑面积而不是销售面积。
单从以上三点,试问香港发展商会否容许你减少销售面积,增加建筑成本,浪费建筑面积,拉低实用率?为的只是环保?
上回说到,这是环保建筑,但究竟53层天井,玻璃天窗和室内花园与环保有什么关系?
福斯特设计这大厦时,希望所有写字台都有阳光和景观,所以特别设有53层天井让阳光能直达各层,减少用电,而写字台与写字台之间都在视线上有交流(视觉连接) 。室内的电灯会因室内阳光的多少来调节,避免令人眼睛不适。
另外,室内花园除了提供舒适的休息空间,但亦在光合作用的情况,为室内空间增加氧气。室内花园的窗口可以开启,令室内的空气可以对流。除此之外,辨公室内的窗口一样可以开启,令辨公室的空气可以与天井的空气作对流作用。情况有如,香港的旧式公屋 – 华富村或何文田村的天井式设计。所以很多华富的居民都打开门和窗睡觉,因为让室内与天井之间的空气对流,减少大厦室内的温度,相对地减少使用空调的时间。德国商业银行室内的空调亦可以因室内的温度来自动调节多少,这便可以避免如香港的辨公室般泠得令人可怕。正因为此,这大厦的用电量比正常大厦少20-30 % 。
其实现在香港新式住宅是极不环保,为求气派和景观,在客厅使用可视窗口即大幅玻璃没有窗框,让室内景观不会被窗框影响,有些甚至用落地玻璃,这等如令客厅变成温室,因为窗口不能打开,令空气不能对流,亦一定要用空调才能睡觉。
坦白一点对大家说,如果为某一集团划则时,你不可以说这大厦是节能,因为同一集团旗下有电力公司,否则你会在1秒内被人踢下楼。
Tags:
Commerzbank
商业
工程
建筑
德国
摩天大厦
旅游
法兰克福
环保
环保建筑
设计
银行
Facebook
Simon Hui
Create Your Badge
築覺—閱讀香港建築
築覺—閱讀香港建築
Promote Your Page Too
Search for:
Recent Posts
可否与高尔夫球会并存?
可否與高爾夫球會並存?
交学费(6月25日信报—建筑思话专栏)
交學費(6月25日信報—建築思話專欄)
交楼心战室(5月25日晴报专栏)
Meta
Log in
Entries
RSS
Comments
RSS
WordPress.org
Categories
中东(简)
(4)
中国(简)
(31)
中國
(31)
中東
(4)
丹麥
(1)
丹麦(简)
(1)
分享
(12)
加拿大
(1)
加拿大(简)
(1)
台湾(简)
(4)
台灣
(4)
埃及
(4)
埃及(简)
(4)
希腊(简)
(2)
希臘
(2)
德国(简)
(15)
德國
(15)
意大利
(7)
意大利(简)
(7)
新加坡
(2)
新加坡(简)
(2)
日本
(26)
日本(简)
(25)
未來建筑(简)
(10)
未來建築
(10)
法国(简)
(12)
法國
(12)
活在建筑中(简)
(38)
活在建築中
(38)
澳洲
(1)
澳洲(简)
(1)
环保建筑(简)
(14)
瑞士
(6)
瑞士(简)
(3)
環保建築
(13)
电影中的建筑(简)
(1)
美国(简)
(17)
美國
(17)
英国(简)
(31)
英國
(31)
荷兰(简)
(7)
荷蘭
(6)
西班牙
(12)
西班牙(简)
(12)
電影中的建築
(1)
香港
(73)
香港(简)
(73)
微博
http://www.weibo.com/archtraveler/profile?topnav=1&wvr=3.6
flag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