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遊記
Archtraveler.com
Home
繁體版
中國
中東
丹麥
加拿大
台灣
埃及
希臘
德國
意大利
新加坡
日本
未來建築
法國
活在建築中
澳洲
瑞士
環保建築
美國
英國
荷蘭
西班牙
電影中的建築
香港
简体版
中东(简)
中国(简)
丹麦(简)
加拿大(简)
台湾(简)
埃及(简)
希腊(简)
德国(简)
意大利(简)
日本(简)
未來建筑(简)
法国(简)
活在建筑中(简)
澳洲(简)
环保建筑(简)
瑞士(简)
电影中的建筑(简)
美国(简)
英国(简)
荷兰(简)
西班牙(简)
香港(简)
Contact /about
Menu
Home
繁體版
中國
中東
丹麥
加拿大
台灣
埃及
希臘
德國
意大利
新加坡
日本
未來建築
法國
活在建築中
澳洲
瑞士
環保建築
美國
英國
荷蘭
西班牙
電影中的建築
香港
简体版
中东(简)
中国(简)
丹麦(简)
加拿大(简)
台湾(简)
埃及(简)
希腊(简)
德国(简)
意大利(简)
日本(简)
未來建筑(简)
法国(简)
活在建筑中(简)
澳洲(简)
环保建筑(简)
瑞士(简)
电影中的建筑(简)
美国(简)
英国(简)
荷兰(简)
西班牙(简)
香港(简)
Contact /about
Search for:
Category: 新加坡
Dec
23
2014
December 23, 2014
September 8, 2016
by
archtraveler_admin
畫龍點睛的建築—Clarke Quay
Posted in
新加坡
上一會介紹過新加坡的Vivo city,小弟的愚見則認為這些鋁板則是畫蛇添足之舉,今會我則講一個畫龍點晴之作。
相信如果大家旅遊新加坡時就必定會到Clarke quay 這邊酒吧區處消遣,大家都會覺得這個酒吧區最大的特點就是這些一大塊透明雨篷, 不單附有時代感而且還相當實用。這些雨篷除了可以在下雨天為行人遮雨之外,在夏天則可阻隔部份太陽光的熱力,但又不會令行人通道變得黑暗,到底這些雨篷是什麼物料呢?
它就是近年大名頂頂的ETFE, 亦即是水立方和Eden project 的物料。因為ETFE 很輕,而且隔熱度高便可以阻隔太陽光的部份熱量,從而令室內空間變得涼快,而且在白天的時候亦可以提供足夠的陽光。最重要是這雨篷設計仍然容許部份通風口,這樣便可以令這裡仍然是自然通風而完全不用空調。
新加坡的天氣是變化不定,時而下雨,時而陽光普照,而且夏天天氣相當潮濕和炎熱,因此這樣的設計便解決這個公共空間最大的問題—溫度。由於這裡的溫度變得更宜人,使用率自然提高,而且酒吧最重要的元素便是氣氛,因為氣氛才使人開懷暢飲。就是這樣一個設計令空間變得更適合人使用,同時令功能得而提升, 實在是畫龍點晴之作。
後記:
上一次我到這地方時正值是新加坡正準備首次F1賽車,而且是在晚間進行,因此新加坡政府便需要動用大量金錢來修正道路和提高燈光效果,來確保賽道的安全。
因為當車手以時速200km以上行駛時,如果賽道上有任何沙石打中車手的話,便有如子彈一樣打向車手,絕對足以殺死車手。例如:以故的著名車手—Ayrton Senna 都是因為有一塊零件脫落從他右眼打穿他的頭顱,才導致他的車禍,最後導致頭骨爆裂而死。
因此,新加坡政府便用萬金來準備這場賽車,我的表弟是在新加坡工作的,當時他對我說強勢政府和弱勢政府的分別就是如此。任何政策就算小如clarke quay 的雨篷,甚至大如F1賽車都可以順利進行。
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Tags:
Clarke Quay
ETFE
工程
建築
新加坡
旅遊
設計
Dec
23
2014
December 23, 2014
September 8, 2016
by
archtraveler_admin
大師奇怪之作 — Vivo city
Posted in
新加坡
這星期一連介紹了兩個伊東豊雄(Toyo ito) 的上佳的作品,其實他還有一個出色的作品是在東京表參三道的Tod’s building, 但是這大廈已在拙作有所介紹,因此在這裡不可先作介紹,否則便違反了版權。
因此,取而代之便是Toyo Ito 最大型的建築項目—Vivo city, 相信很多人都到過這座新加坡最大的商場,而我亦在2008年初公幹曾到此一遊,但就大失所望。
這商場的設計是啟發自四周海水的波浪,而每一區的商店便如島嶼一樣,大大少少地分佈在不同的位置。而外牆就設計如波浪一樣,一塊一塊彎曲的白色鋁板令商場變得相當特別。
但是對我而言,這些鋁板正是敗筆所在,因為這些鋁板沒有特別的功能,對這建築物而言是可有可無的部件,無論這些鋁板是直是彎,都對這建築沒有特別的正或負面的影響。而且這些鋁板需要不少支架來支持,而這些支架不時需要向外撐開才能支持如此大的鋁板。這樣便令外牆有不少如蜘蛛腳一樣的鋼支架,十分奇怪。
為了一個不一定需要的部件而製造如此多的額外部件,並破壞了商場本身的整體性和簡潔,對我而言是與伊東豊雄化繁為簡的哲學完全違背,相反有一點看起來是畫蛇添足的感覺。我相信是因為這項目規模太大,實在很難化繁為簡地設計,而且部件不少,室內功能區域亦很多,所以很難做到「簡潔」的地步,但是伊東豊雄又好像想保留他的標誌性的設計手筆,所以刻意加了這些鋁板。
不過如果這彎彎曲曲的鋁板不是裝飾的話,而是外牆的一部份的話,情況可能不同。即是外牆和地板同樣是彎彎曲曲,這些鋁板是用來包含這些彎曲的空間,就會令這些鋁板變得有意義,因為已成為外牆的一部份而不再只是裝飾品。如果鋁板是外牆的一部份,鋁板上的洞便是採光或通風的部份,因此亦可避免現在為了開洞而開洞的奇怪情況。
至於實用程度就沒有大問題,空間感都很好,只是嫌自然光不足,不過可能是因為新加坡天氣過熱的關系。
大家又覺得如何呢?
明天繼續講新加坡的建築。
Tags:
Toyo Ito
Vivo city
伊東豊雄
工程
建築
新加坡
旅遊
設計
Facebook
Simon Hui
Create Your Badge
築覺—閱讀香港建築
築覺—閱讀香港建築
Promote Your Page Too
Search for:
Recent Posts
車公廟體育館設計似足安藤忠雄建築 這兩種外牆工藝成關鍵
2020年5月9日《經濟日報》關於鑽石山火葬場的訪問
2019年6月25日在《文匯報》的訪問
香港01週報 – 貝聿銘設計觀:重造型美觀 更重環境和諧
2019年3月在《信報》的訪問
Meta
Log in
Entries
RSS
Comments
RSS
WordPress.org
Categories
中东(简)
(4)
中国(简)
(32)
中國
(32)
中東
(4)
丹麥
(1)
丹麦(简)
(1)
分享
(12)
加拿大
(1)
加拿大(简)
(1)
台湾(简)
(4)
台灣
(4)
埃及
(4)
埃及(简)
(4)
希腊(简)
(2)
希臘
(2)
德国(简)
(15)
德國
(15)
意大利
(7)
意大利(简)
(7)
新加坡
(2)
新加坡(简)
(2)
日本
(26)
日本(简)
(25)
未來建筑(简)
(10)
未來建築
(10)
法国(简)
(12)
法國
(12)
活在建筑中(简)
(38)
活在建築中
(39)
澳洲
(1)
澳洲(简)
(1)
环保建筑(简)
(14)
瑞士
(6)
瑞士(简)
(3)
環保建築
(13)
电影中的建筑(简)
(1)
美国(简)
(17)
美國
(17)
英国(简)
(31)
英國
(31)
荷兰(简)
(7)
荷蘭
(6)
西班牙
(12)
西班牙(简)
(12)
電影中的建築
(1)
香港
(76)
香港(简)
(73)
微博
http://www.weibo.com/archtraveler/profile?topnav=1&wvr=3.6
flag
Flag Counter